化妆品企业原料使用获进一步规范 广州美妆企业积极研发新原料
时间: 2025-01-04 01:52:12 | 作者: 新闻中心
药品检定研究院于11月15日发布《已上市产品原料使用信息(再版征求意见稿)》,有望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原材料使用,也将为今年以来的新原料“备案热”进一步“加温”。
记者留意到,截至2024年11月中旬,本年度有79个化妆品新原料成功备案,已超过2023年全年备案的总数69个。业内的人表示,持续的化妆品新原料成功备案,将进一步推进化妆品安全评估制度实施,相当于真正地从原料端开始严控产品成分与配方稳定,进而对产品所属的公司进行更全面的监控与管理。因此,消费者未来有望使用到成分更稳定、更安全的化妆产品。
以往,国内化妆品市场存在着部分“规管空白”,一些“次品”会在未进行原材料备案的情况下“抓紧时间收割一笔”,“在此情况下,消费者更有可能用到违规或不安全产品。”一位美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。
原料注册与备案制度的规范化,正在逐渐杜绝上面讲述的情况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1年5月1日新原料备案系统正式上线,每年的备案数迅速增长:由2021年的6个增长至2022年的42个,再到2023年的69个、2024年11月中旬的79个。
备案数字的增加,体现了国货化妆品企业在新原料布局的热度攀升,原料创新成为化妆品产品创新的重要一环。业内人士认为,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与备案“双轨制”,正持续有力地促进化妆品新原料的创新和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股上游产业链端的“原料热”当中,创新原料受关注度最高。其中,植物来源的原料备案增速明显,中国特色的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成为企业竞逐的“热门”。
“国货品牌过去更多是在做配方研发,原料多依赖进口。但近年开始着重创新原料研发,比如重组胶原蛋白。”业内资深的人说,国际美妆巨头包括欧莱雅、资生堂等,今年也通过投资原料公司与推出相关单品来“跟风”这些成分。以某款大牌护肤品为例,记者看出,其原本的核心成分玻色因已被替换成重组胶原蛋白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至发稿前,美妆原料企业融资案例达20余起,合成生物学、重组胶原蛋白、绿色天然原料等成为资本着重关注的方向。
广州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积极。“学可以突破自然界中生物的限制,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或新功能。例如通过基因编辑和合成等技术,可以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、酶、代谢产物等,为医药、材料、能源等领域提供新解决方案。”广东丸美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和记者说,学技术与传统的提取、化学合成等技术相比,拥有精确设计与可预测性的优势。
同时,合成生物学还能够最终靠对生物系统的基因序列、代谢途径等进行精确的调控和修改,快速地对生物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改进。例如,当发现某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产物的产量时,能够最终靠基因编辑技术对该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,以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。在广东丸美看来,新原料备案,可有效推动国产原料的技术升级,技术创新,研究差异化原料,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线日前,广东丸美一共获批了14个新原料。据悉,广东丸美目前在积极开展改性高分子类材料、
对消费者来说,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与备案数量增加,意味着更安全的消费市场环境。
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合成生物技术的优势不仅是获取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高效活性成分,还能更高效地实现原料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。且与传统化妆品中依赖基础合成原料(如甘油等)不同,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原料更具创新性和功能性,能够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对舒缓、美白和抗衰老等多样化需求。据
透露,一款新原料的成功备案,需要完成多项安全测试。举例,在植物选择阶段即选择具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,并通过多种精制工艺去除可能的潜在风险物质,确保安全性;而在功效性研究方面,贝泰妮同时通过完备的体内外研究平台,一方面验证提取物的活性,另一方面对其产生的功效进行深入作用机制研究。记者留意到,截至目前,贝泰妮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了12款化妆品新原料并位居行业前列,这中间还包括自研原料马齿苋和青刺果,以舒缓修护功效的应用而广受欢迎。“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与备案周期长、难度大,在某一些程度上能筛走‘割韭菜者’。”一名从事化妆品质量管理的内部的人偷偷表示,在法规逐步完善的基础上,企业要投入更多的成本(包括人力物力财力)来全方位研究新原料的质量、安全性、功效性等基础信息,尤其对备案所需的毒理试验项目要求更高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未来化妆品市场上将出现更多不同维度的功能性产品品类,而消费者也将能购买与使用到更多成分更稳定安全的产品。